时间:2025-05-27 06:23:59 作者:“解码”博物馆聚落建筑:美学表达与功能性“双向奔赴” 浏览量:32079
中新网成都5月26日电 (记者 岳依桐 张浪)“一侧是充满年代气息的老街、一侧则是时尚的现代化街区,从一头走到另一头感觉好像‘穿越时空’,叙事感特别强。”26日,陕西游客王颖一家在四川省广安建川博物馆聚落游玩,直言建筑设计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自4月29日正式开放以来,广安建川博物馆聚落已吸引超3万人次游客前来,通过“三街五巷十馆”感受新浪潮和旧时光的碰撞。园区包括项目新建工程与老街保护性修缮工程两大部分,打造以红色基因传承和民俗怀旧为主题的村级博物馆聚落。
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我国博物馆的种类日渐丰富,成为文化体验新高地。各类民营博物馆也不断涌现,而由四川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办的建川博物馆聚落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藏品最多的民营博物馆。樊建川不仅在意藏品,也重视建筑本身。比如,正在陆续落成开放的西昌建川电影博物馆聚落共有十四个主题展馆,每个展馆樊建川均邀请海内外知名建筑师“掌勺” ,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2025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刘家琨等。
这种重视从何而来?樊建川认为,对于展馆众多的博物馆聚落而言,每一座建筑都应该是一件艺术品。一个展馆就是一道美食,很多道美食同时端上桌,就是丰富的文化盛宴。希望四方观众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菜品”,觅得情感共鸣之处。
四川华泰众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付安平是广安建川博物馆聚落总建筑师,也是西昌建川电影博物馆聚落“戏曲片·歌舞片”主题馆的建筑师。在他看来,建筑不仅是具象的物体,也有其精神内涵,更是大众记忆中的一个标志。
付安平从博物馆聚落的角度解读道,建筑承担着美学表达和功能性两方面的重要作用,好的建筑设计能够放大展览主题的传播效应,为文化传承传播赋能。“我认为建筑本身也是展品,也会成为大众心中博物馆的‘形象代言’之一。”
实际上,近年来博物馆聚落逐渐在多地兴起,颇受公众青睐。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比起单一博物馆,博物馆聚落作为文旅综合体的角色更为突出,不仅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也能带活周边经济。
如何科学规划建筑布局?如何设置各个场馆之间的动线?如何搭配休息区和商业配套?在付安平看来,需要通过建筑的串联,使博物馆聚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既满足游客各方面需求,又要为民营博物馆实现基本经济支撑留出空间。“我认为博物馆聚落这种形式的文旅地标发展空间很大,而建筑师也可积极探索如何通过钢筋水泥,为文化传播增加能量。”(完)